初代沈当吉所建造的源自朝鲜半岛的不使用烟囱的登窑(阶梯窑)。是长达四百年的沈寿官窑的历史见证。
沈寿官窑的发展与盆景钵
苗代川的沈氏,虽然属于民窑,但家族世世代代都担任着萨摩藩的陶器技工。在代代单传的族谱中,历代成就最高的是第十二代沈寿官。安政4年(1857),在萨摩藩的资助下于苗代川修建大型制陶工厂(苗代川陶器会社)时,其被任命为监工,为金襴手风格(在五彩陶器上描金的手法)西式餐具等的生产以及对萨摩烧出口欧洲获得外汇做出了贡献。维也纳世博会上展出的一对约180cm的大花瓶备受瞩目,“萨摩”也一跃成为日本陶器的代名词。后来由于西式餐具生产和出口失败的影响,苗代川陶器会社衰败,随后其又兴建玉光山陶工厂,保障了陶工的就业,更为培养后继者鞠躬尽瘁。
盆景界能看到的沈寿官窑盆器中最出名的,便是第十二代传人的作品。种类包括小品盆景钵、兰钵、万年青钵等。他是用豪华绚烂彩绘金襴手这一作品撑起萨摩烧出口巅峰时代的陶工,同时其也因丰富多彩的制陶风格而闻名,包括白釉(即白萨摩)以及白釉配合精巧镂空工艺的作品等等。第十二代传人还留下的这样的名言:“白萨摩之美在于将陶胎烧制成较硬的质感后布满细密开片的状态”,“金彩以纯金泥堆出,适度露出陶面绘出图案”。